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,他們兩個一直都是歷代君臣的楷模,被人們稱為是最為理想的君臣。唐太宗曾經給了魏征很高的評價,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“三鏡”之說:以銅為鏡嗎,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;而這里的人其實指的就是魏征。
唐太宗非常的重視和信任魏征,在魏征去世之后,更是連續五日沒有上朝,就是為了紀念魏征,可是魏征才剛剛下葬,尸骨未寒,唐太宗的態度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,他竟然讓人砸掉了魏征的墓碑,唐太宗為什么要這樣做呢?難道他以前對魏征的態度都是裝出來的?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件事。
魏征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莊戶人家,年少的時候為了生活還出家當過道人。到了隋朝末年,各地爆發農民起義,想要推翻隋朝的統治,其中最為厲害的一支起義軍就是瓦崗軍,然后魏征就投靠了瓦崗軍首領李密。只是最后李密失敗,于是魏征就投靠了唐朝,投靠唐朝之后,他也沒有成為李世民的人,而是一直跟隨著李建成。直到玄武門事變之后,李世民登基當了皇帝,魏征得到了李世民的注意,從此之后他就平步青云,當上了諫議大夫。
李世民是一個真正開明的君主,他給了魏征很大的話語權,讓魏征時刻的提醒自己。魏征本來就要比李世民大的多,他這個人性格也比較的直,所以他就像是一位長輩一樣,經??嗫谄判牡膭裰G李世民,不管是國家大事還是李世民的家事,只要是魏征看不過去的,他都要去勸諫,而且還是不分地點和場合,甚至好幾次都讓李世民這個皇帝下不來臺。
魏征對李世民的勸諫,甚至給人留下了一種李世民害怕魏征的印象,可見魏征的勸諫確實過了頭,李世民確實有容人之量,但是他畢竟是一個皇帝,長期被一個大臣壓著,難免心中會壓抑,而“薦人失察”和“諫言外流”就引爆了李世民的怒火,最后一起之下就砸了魏征的墓碑發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