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所創造的政績是有目共睹的,他年少繼位,臥薪嘗膽,利用智謀除掉鰲拜,真正掌權后,逐漸引領著清朝走向了更為富強的方向,縱觀他一生的成就,他算得上是一個很成功的帝王了,因此很多人都用千古一帝去稱呼康熙,然而許多人卻不知道,當初有一個人卻差點搶了康熙的皇位,他也是皇室宗親,乃努爾哈赤的孫子,名字叫愛新覺羅岳樂。
岳樂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孫子,他的父親是努爾哈赤的第七個兒子阿巴泰。出生在這樣的家庭,岳樂自小就喜歡軍事,還曾同豪格一起并肩作戰過。那次戰役很激烈,因為他的對手是張獻忠,張獻忠是大西政權的領袖,也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。最終雙方經過長時間的對戰,岳樂總算突破了對手的防線,率領部隊智取了張獻忠的人頭,岳樂因此一戰成名,并被晉升貝勒。
有個詞語叫功高震主,像岳樂這樣風頭太盛的官員按理說會很容易遭皇帝猜忌的,可順治帝與岳樂的關系卻非常好。順治帝繼位后有意化解滿漢之間的分歧,岳樂也致力于這方面,而且堅定的支持順治改革。他對順治帝的理解讓順治帝感覺自己好像找到了知心人似的,所以對岳樂很信任。沒幾年時間,岳樂慢慢從郡王到了安親王的位置,他的手里還掌管著宗人府,這是順治帝親手交給他的權力,當時順治帝對他的偏愛可以說是到了一種人盡皆知的地步。
從這方面說,多虧了湯若望的建議,要不岳樂還真有可能搶了康熙的皇位。玄燁繼位后岳樂逐漸被冷落,后來發生了三藩之亂,清廷屢戰屢退,康熙才想起了這位驍勇善戰的皇伯來。岳樂還真是寶刀未老,很快就讓皇城響起了勝利的號角,平三藩的戰斗中他可謂是大功臣。曾差點獲得皇位的人,最后卻得如此下場,真是讓人感慨命運無情?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