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北朝(420年—589年)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。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,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,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,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,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。
南朝(420年—589年)有劉宋、南齊、南梁、南陳四朝。北朝(386年—581年)則包含北魏、東魏、西魏、北齊和北周五朝。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,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,故稱為南北朝。
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,社會階層分為士族、齊民編戶、依附戶及奴婢,對外交流也很興旺,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,西到西域、中亞、西亞,南到東南亞與南亞。
此時也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,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,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封建化(漢化)的步伐。
南北朝時期地圖

南北朝時期皇帝世系
南朝(420年—589年)
劉宋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劉翹
—
孝穆帝
—
—
劉裕
宋高祖
宋武帝
420年—422年
3年
劉義符
宋少帝
422年—424年
3年
劉義隆
宋太祖
宋文帝
424年—453年
30年
劉劭
—
—
453年3月—5月
72天
劉駿
宋世祖
宋孝武帝
453年—464年
12年
劉子業
—
宋前廢帝
464年—466年
2年
劉子勛
—
—
465年—466年
1年
劉彧
宋太宗
宋明帝
465年—472年
7年
劉昱
—
宋后廢帝
472年—477年
5年
劉準
—
宋順帝
477年—479年
3年
南齊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蕭承之
—
宣皇帝
—
—
蕭道成
齊太祖
高皇帝
479年—482年
3年
蕭賾
齊世祖
武皇帝
482年—493年
12年
蕭長懋
齊世宗
文皇帝
—
—
蕭昭業
—
前廢帝
493年—494年
1年
蕭昭文
—
齊恭王
494年7月
2個月
蕭道生
—
景皇帝
—
—
蕭鸞
齊高宗
明皇帝
494年—498年
5年
蕭寶卷
—
后廢帝
499年—501年
3年
蕭寶融
—
和皇帝
501年—502年
1年
南梁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蕭順之
梁太祖
文皇帝
—
—
蕭衍
梁高祖
武皇帝
502年—549年
48年
蕭正德
—
—
549年
—
蕭綱
梁太宗
簡文皇帝
549年—551年
2年
蕭統
梁高宗
昭明皇帝
—
—
蕭歡
—
安皇帝
—
—
蕭棟
—
—
551年
—
公元551年,蕭棟禪位,侯景稱帝,改國號為漢,定都建安,史稱“侯漢”。
公元552年,蕭紀稱帝,復國號梁,定都成都。
蕭紀
—
武陵貞獻王
552年—553年
2年
公元552年,蕭繹稱帝,復國號梁,定都江陵。
蕭繹
梁世祖
孝元皇帝
552年—554年
3年
蕭淵明
—
閔皇帝
555年
—
蕭方智
—
敬皇帝
555年—557年
3年
公元557年,蕭方智禪位,陳霸先稱帝,改國號為陳,定都建安,史稱“南陳”。
公元557年,蕭莊稱帝,復國號梁,定都武昌。
蕭方等
—
武烈太子
—
—
蕭莊
—
—
557年—560年
3年
公元555年,蕭詧稱帝,沿國號梁,定都江陵,史稱“西梁”。
蕭統
梁高宗
昭明皇帝
—
—
蕭詧
梁中宗
宣皇帝
555年—562年
8年
蕭巋
梁世宗
孝明皇帝
562年—585年
24年
蕭琮
梁惠宗
孝靜皇帝
585年—587年
3年
公元617年,蕭銑稱梁王,次年稱帝,復國號梁,定都岳陽。
蕭巖
—
安平忠烈王
—
—
蕭璇
—
安平文憲王
—
—
蕭銑
—
—
618年—621年
3年
南陳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陳文贊
陳太祖
景皇帝
—
—
陳道譚
—
始興昭烈王
—
—
陳霸先
陳高祖
武皇帝
557年—559年
3年
陳蒨
陳世祖
文皇帝
559年—566年
8年
陳伯宗
—
陳廢帝
566年—568年
3年
陳頊
陳高宗
孝宣皇帝
568年—582年
15年
陳叔寶
—
長城煬公
582年—589年
8年
北朝(386年—581年)
北魏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拓跋珪
北魏烈祖
北魏太祖
宣武皇帝
道武皇帝
386年—409年
24年
拓跋嗣
北魏太宗
明元皇
409年—423年
15年
拓跋燾
北魏世祖
太武皇帝
424年—452年
28年
拓跋余
—
南安隱王
452年
232天
拓跋晃
北魏恭宗
景穆皇帝
—
—
拓跋濬
北魏高宗
文成皇帝
452年—465年
14年
拓跋弘
北魏顯祖
獻文皇帝
465年—471年
7年
元宏
北魏高祖
孝文皇帝
471年—499年
29年
元恪
北魏世宗
宣武皇帝
499年—515年
17年
元愉
—
文景皇帝
508年
37天
元詡
北魏肅宗
孝明皇帝
515年—528年
14年
元法僧
—
—
—
—
元姑娘
—
—
—
—
元釗
—
—
528年
43天
元勰
北魏肅祖
文穆皇帝
—
—
元劭
—
孝宣皇帝
—
—
元子攸
北魏敬宗
文穆皇帝
孝莊皇帝
528年—530年
3年
元顥
—
—
—
—
元曄
—
—
530年—531年
4月
元恭
—
節閔皇帝
531年—532年
1年
元朗
—
—
531年—532年
2年
元懷
—
武穆皇帝
—
—
元修
—
孝武皇帝
出皇帝
532年—534年
3年
東魏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元亶
文宣王
—
—
—
元善見
孝靜皇帝
—
534年—551年
17年
西魏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元愉
—
文景皇帝
—
—
元寶炬
—
文昭皇帝
535年—551年
17年
元欽
—
西魏廢帝
551年—554年
4年
元廓
—
西魏恭皇帝
554年—556年
3年
北齊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高歡
北齊高祖
獻武 / 神武皇帝
—
—
高澄
北齊世宗
文襄皇帝
—
—
高洋
顯祖 / 威宗
文宣 / 景烈皇帝
550年—559年
10年
高殷
北齊世宗
廢帝
559年—560年
1年
高演
北齊肅宗
孝昭皇帝
560年—561年
2年
高湛
北齊世祖
武成皇帝
561年—565年
5年
高緯
—
靈煬帝 / 后主
565年—576年
12年
高延宗
—
元成皇帝
576年—577年
1年
高恒
—
靈煬帝 / 后主
577年
—
高紹義
—
北齊末帝 / 范陽王
578年—580年
3年
北周皇帝世系
姓名
廟號
謚號
在位年限
在位時間
宇文肱
—
德皇帝
—
—
宇文泰
周太祖
文皇帝
—
—
宇文覺
—
孝閔皇帝
—
—
宇文毓
周世宗
明皇帝
557年—560年
4年
宇文邕
周高祖
武皇帝
560年—578年
19年
宇文赟
周高宗
宣皇帝
578年—579年
1年
宇文闡
—
靜皇帝
579年—581年
2年